从翻译到大使,施燕华大使见证的外交历史性时刻



 2019年9月17日,施燕华大使应邀参加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首届党建“睦邻交流节”,在马连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做《从翻译到大使》主题讲座。虽然是周中,但社区居民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报告厅现场坐得满满当当,大家都想听听这位曾经为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的外交翻译“一姐”的精彩故事。


  施大使从自己1965年进入外交部,成为外交新兵开始接触外交笔译、口译工作讲起,讲述了自己与翻译的不解之缘,回顾了自己从一名高翻成长为大使的近40年外交生涯中的所闻所感,以及见证的历史性时刻。


施大使刚进入外交部翻译室(现翻译司)时,第一项任务是练习打字。当时采用油印蜡纸和打字机,要求敲击每个字母按键用力均匀,出墨深浅才能一致。几个月后施燕华成为打字“熟练工”,正式开始了翻译工作。政治翻译责任重大,要求严格,对于外交文件的格式、特定用法必须烂熟于心。对于具体细节,更要求分毫不差。对外援助的金额多打一个“0”就会造成对国家的重大损失,对外文书中漏打一段,就会酿成外交事故,笔译稿件出手前必须“三合一”,即中文定稿、外文译稿、外文最终清样必须是一致的。这些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年轻的外交人员是很好的锻炼。


在回顾口译工作时,施大使对时任副总理、外长陈毅的教导记忆犹新。陈外长视察当时的教育司翻译处时,召集大家座谈。强调了钻研业务的重要性:“(如果)业务不好,翻译时就像钝刀子割肉,半天割不出血来。”陈毅外长生动的比喻给当时的翻译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激励大家提高语言水平和翻译精确程度。


除了业务精通外,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重要。施大使讲到,当时有一位语言水平很高的法文翻译,在为周总理担任口译的时候紧张得腿一直抖。周总理让他别紧张,结果这位翻译一听,压力更大,腿抖得更厉害了。周总理不得不说:“你下去吧。你这么紧张弄得我也紧张了。”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位年轻翻译,临危受命顶上口译工作,虽然翻译水平不如前辈,但他心理素质较好,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翻译室的故事很多,施大使在实战中遇到的“翻译第一课”也让她一直引以为戒,难以忘怀。1965年底,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时,施燕华担任国宴菜单翻译及宴会翻译。翻译菜单并不困难,施燕华很快就打印并校对完了,并为自己的“高效率”而颇为得意。正式宴会开始了,在上菜时,施燕华发现坐在自己对面的巴基斯坦总统和担任翻译的冀朝铸前辈,突然笑了起来。施燕华看两人似乎是“坏笑”,感到有些紧张又摸不着头脑。这时冀朝铸举着菜单对她说:“小施啊,罐焖鸭怎么受伤了?”面对师傅的问题,施燕华更不解了,定睛一看才发现自己把“罐焖鸭子”(braised duck)打成了“受伤的鸭子”(bruised duck)。一字之差,把小鸭子“打”伤了,更是闹出了国际笑话,令人无地自容。讲到这里,施大使幽默地说:“没想到啊,最后受伤的是我。”从此之后,施燕华对外交翻译也有了新的认识,更加体会到了当年在北外读研究生时恩师曾留下的批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深刻内涵。

 

施大使对自己第一次为周恩来总理做翻译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1967年8月19日,星期六,施燕华在办公室里看书,室领导裘克安进来找人,说下午周总理要“礼节性”会见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夫人雪莉·格雷姆,让施燕华做翻译,好好准备。当时准备时间不到半天,非常仓促。施大使讲到,给领导人做翻译,事先要抓紧时间看文件,做到对于会谈的各方面背景相对熟悉,心理素质要好,临场才不会紧张;对于会谈的前几句话可以有所估计,开头顺利了,主宾双方对自己有了信心,整场翻译也就顺利了;在主宾寒暄后谈到实质性问题时,主要考察翻译平时的基本功,要做到平时关心时事,多看报纸,对当时阶段和形势下的讲话重心有所了解;此外,功在平时还要求翻译人员经常听外文广播、学习外语材料,注意媒体上出现的新词汇,做到与时俱进。就这样,施燕华凭借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次一小时左右的会见翻译。谈话结束送走外宾后,周总理亲切地和工作人员交谈,这是总理一直坚持的习惯。周总理询问施燕华是哪儿人,在得知其祖籍为浙江后,总理亲切地说:“外交部江浙一带人很多。你翻得还不错嘛,将来你再好好努力。”周总理对于年轻翻译的关心给了施燕华很大的鼓励。


在回顾自己的外交生涯时,施大使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1971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自己随后作为新中国代表团成员的一员被派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常驻的经历。施大使提到,当时对是否尽快派代表团前往纽约,部里上下有不同意见,有领导提出“不打无准备之仗”。毛主席看到当时从联合国发回的材料,其中有非洲大使们在会议厅手舞足蹈的照片,他们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感到高兴不已。毛主席明确指示:“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在毛主席的亲自决策下,代表团没过几天就组团出发了。


来到纽约后,代表团住在罗斯福旅馆。施大使对于当时美国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态度印象深刻。一次她上街买东西,一个五六十岁的美国老太太见到她后,立即给了她一个热情拥抱,说:“你是从赤色中国(Red China)来的吧?”施燕华回答说:“是的,但我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老太太说:“不管怎么样,我们衷心欢迎你们来,你们早该来了。联合国把你们排除在外是不公正的。”到了圣诞节,纽约街头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一天,中国外交官们发现旅馆对面挂着一条横幅,仔细一看,大家都乐了。原来横幅上写着:“圣诞快乐!——来自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running dogs)”当时对于“走狗”一词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lackey,即贬义的“狗腿子”;另一种是running dog,即直译“跑着的狗”,美国人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趣,而且狗是他们的家庭成员,在他们眼中挺可爱的。这一横幅也有善意的幽默意味在里面。


在纽约期间,施燕华也见证了时任国家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在联合国会议上的“语出惊人”。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作出了“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邓小平说:“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这番讲话,博得了与会各国代表团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团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双方开始商谈互设联络处等事宜。担任翻译的施燕华还记得,当时负责中美接触的基辛格博士常常是白天在首都华盛顿等地工作,下班后晚饭也来不及吃就乘飞机赶到纽约,戴着大口罩和大帽子把自己伪装起来,像一名生病的老人,悄悄进入中美会谈的场所。中方人员每次也都从地下车库秘密出发,行动只有直接参与的几个人互相知晓。中美双方常常一谈就是一整晚,一步步推进各项问题的进展。这段“地下工作”一般的传奇经历也让人感受到中美双边关系建立之初的艰辛和谨慎,让人感受到当时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老一辈外交家为之付出的水滴石穿的努力之深。中美建交四十年以来,两国已经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国。目前两国关系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挑战,但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望过去才会深知和平的可贵、发展的价值。


两小时的讲座在欢声笑语和精彩的故事中结束了,在场的观众仍意犹未尽,踊跃提问。一位名为侯芳的听众当场赋词巜清平乐》赞道:“翻译专家,外交连天下。大使队伍魅力花,青春献给国家。远离亲人少归,担当重任有为。为党做出贡献,巾帼不让须眉。”当他朗诵时,施大使主动走下台站到他对面聆听,并欣然应邀在他写的词下方签名。另一位坐在台下听讲的女士也即兴赋诗一首,诗曰:“翻译工作责任重,青春少女国重用。总理身边做翻译,淡定从容有本领。精益求精重准确,心理素质要过硬。失之毫厘差百里,校对出错万不容。外交工作重礼仪,文明中国世界恭。


施大使讲述了许多有关外交纪律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外交的高标准、严要求和迷人而丰富的内涵,也体现出我国外交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对他国的尊重态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历史的细节也提醒着我们,前辈们在艰苦岁月里开拓的外交硕果值得我们去守护、传承并光大。


 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人在出行、旅游和工作中都可能成为一座中外沟通的桥梁。公共外交的能力和素质是大众切身的需要,也应当是大家自觉的行动。如何对外沟通,与人交往?中国与他国怎样携手合作?这些大问题在施大使对亲身经历的许多小故事的娓娓道来中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而是真实可感。老一辈领导人平等待人、亲切友好的外交风格与具体实践塑造了中国外交的形态,也深深地影响了施大使等大批外交人员,至今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这些历久弥新的故事传达给了现场每一位听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大家对外交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对自己作为祖国的公民践行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一起助力新时代中国软实力的传播有了新的启迪。